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盛大開幕,展期為期半年,根據市府規劃,在明年4月24日閉幕後的「後花博時期」,花博園區均將轉型公共空間,其中花舞館等六大場館,以及后里花馬道、豐原水岸花都兩大廊道,將原地保留轉作花卉產貿平台及農創園區等用途,另有多處臨時場館使用綠色循環建材,也將異地運用。
至於最受矚目的地表最大機械花「聆聽工業內視鏡花開的聲音」大型裝置藝術,各界關注未來是否保留?台中花博發言人陳文信表示,跨界共創的設計團隊及贊助單位,已共同決議捐贈給市府,未來也可望原地保留,成為台中新地標,待程序完備並與捐贈人研商後提出維護與展示計畫。
陳文信表示,連結后里火車站的純白色「花馬步道」,未來將與后豐鐵馬道串連,成為觀光休憩指標亮點;葫蘆墩公園有全台最長的水岸廊道,將持續推廣水上休閒運動,並成為當地居民休閒活動空間。
工業內視鏡(也叫孔探儀、蛇形探測儀等)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可以觀察人眼不可及容器的內部空間狀態的產品。先進的視頻技術,已經突破了物鏡的一人觀察,可以在監視器上多人同時觀看,也可以一人戴上液晶顯示眼鏡觀看、指揮操作,同時用無線的方式發射到接受監視中心觀看、指揮、存檔。從成像形式分為:硬管工業內視鏡、軟管工業內視鏡鏡、影像工業內視鏡。硬式工業內視鏡軸心裝有許多消色差光學鏡片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可以得到較高質量的影像,沒有失真的傳到檢測者的眼睛,所以成像非常的保真,也是這幾種鏡子中清晰度最高的。可繞式內視鏡可深入檢查硬式工業內視鏡無法到達的地方,它與硬式工業內視鏡最大的差異為使用軟性光學光纖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光線一旦進入光纖後即無法逃脫,因此內視鏡軸扭轉或彎曲均不會影響影像傳遞;由於影像是由與光纖數目相同的「點」組成,亦即影像分辨率由光纖數目所決定;越多直徑越小的光纖其成像分辨率也越高,當然製造成本也隨之提高。可繞式工業內視鏡光纖數目可由3500條至高達22000條,為了方便觀察,也有可控制前端軸轉向變換不同視角的二方向及四方向控制機種。
而部分臨時場館,為了要還地於森林,將異地保存。陳文信指出,森林園區原有1,500多棵樹木全數保留,臨時場館採可回收再利用的綠建材打造;未來場館建材將異地循環再利用,園區腹地則納入「擴大后里都市計畫」,做為當地長遠發展基礎。
交通方面,市府除促成新建后里東站,也開闢多條花博聯工業內視鏡外道路,包括約4.4公里的「國道4號神岡交流道延伸后里甲后路」,連結大甲溪兩側的重要道路,讓神岡、后里、外埔、大甲等地的生活圈更加緊密;「中科園區南向三合一聯外道路」也完工通車,串聯豐原副都心,不僅解決花博期間的交通問題,更為地方建立完整的交通路網,帶動地方繁榮。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原理有點像一個幻燈片投影機。投影機利用光線照射幻燈片,幻燈片上的圖案只容許部分光線通過。於是透射的光線便複製了幻燈片上的圖案,投影至屏幕。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原理也很相似,不同的是它讓電子束 (就像投影機的光束) 穿透樣本 (就像幻燈片)。但是,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中,電子的透射程度取決於樣本的性質,這些性質包括密度、成份等等。例如,多孔的物料比高密度的物料更易讓電子通過。因此密度不均勻的樣本很適合利用這種方法來檢視。屏幕發出熒光影像便對應於樣本能被電子穿透的部分。